近年来炒股配资平,关于儿童误饮导致严重后果的新闻频频出现,由儿童酒精中毒引发的悲剧性事件令人痛心。
2024年,深圳一11岁男生喝了近半瓶二锅头后酒精中毒,被送入PICU抢救;2023年,河南一14岁男生喝了半斤白酒昏迷被送入PICU抢救;2018年,广西一个10岁男生喝了了杯米酒后神志不清、窒息、心跳停止被送入 PICU抢救;2016年,广西一名2岁男孩在亲友地哄逗下,喝了1两自酿米酒后出现昏迷、呕吐、抽搐等症状。经诊断为导致脑损伤和癫痫,智力、运动、语言发育迟滞......
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:儿童因缺乏对酒精危害的认知,在误喝或被哄逗喝酒后,极有可能遭受严重的健康损害,甚至危及生命。儿童的肝脏、神经系统等尚未发育成熟,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远低于成年人,即便是少量酒精,也可能在其体内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,影响身体正常发育,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。
幼时误饮酒?造成言语认知落后?
展开剩余79%近日我院收治了一位特别的患者小杰(化名),据家属回忆,在患者2岁时,误喝了一杯白酒;孩子当时回家一觉睡到第二天,并没有其他症状,所以家属没有进行其他干预。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的不同逐渐明显——患儿9岁时,学校老师反映患儿认知落后于同龄儿,行为异常,情绪容易被激怒;言语能力也出现逐渐退化的情况。
小杰家属述说:孩子两岁前很活泼,说话很主动和流利。他们跑了很多家医院就诊,进行了多次康复治疗,但患儿的情况没有什么改变。于是来到我院找寻能让孩子进步的治疗。
多学科会诊破局,精准施治显进步
肖宏教授为患儿小杰(化名)会诊,了解到家属发现患儿言语及认知障碍已经有十余年了,现在患儿15岁,表现出来自主有效语言少,发音欠清晰,词汇量缺乏,表达能力差;畏惧陌生环境和陌生人,上课不能安坐,学习能力落后,注意力不集中;有摔东西、头撞墙等异常行为。初步诊断为脑发育不全、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、智力低下。
针对患者情况,肖宏教授专家团队为患者展开多学科联合会诊,由神经外科、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制定方案。共同商讨出一套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,即“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”,通过外科手术颈动脉外膜剥脱术,改善大脑的功能,从而改善小杰的语言、认知等一系列现象。
该术式通过剥离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,改善大脑血液循环,促进大脑发育;手术切口仅3cm,术中出血不足10ml,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手术创伤。
“有改变就是有希望”
手术顺利完成后,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,患儿的语言、认知有了一定的进步,某些异常行为得到改正。
“感觉孩子现在好一些了,说话吐字比之前清晰;吐口水的行为少了很多,以前几分钟就吐口水,现在不会了。”小杰家属向查房医生分享这段时间治疗的改善,并且强调“有改变就是有希望”!
对此,肖宏教授表示颈动脉外膜剥脱术(CPS)在治疗构音及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确实独树一帜,创伤也小,对患儿日常生活、康复训练及心理健康发育都有明显的益处。
同时希望各个家长警醒:孩童肝脏未发育成熟 不能饮酒!
酒精中毒分轻度、中度和重度。轻度酒精中毒一般表现为脸红、话多、异常兴奋;中度酒精中毒则会昏睡、嗜睡;重度的会昏迷,甚至脑损伤。至于儿童喝酒,虽然不一定都会导致中毒,但危害极大,尤其是7岁以下的孩子。
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,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也处于发育成熟的阶段。脏还未发育成熟,肝解毒能力相对较差,如果饮酒可能会损伤肝,一旦过量甚至会出现昏迷等重症。低龄儿童喝酒,伤害更大,严重的话还会影响脑部发育。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,酒中含的酒精可以使儿童的大脑功能发生变化,导致神经发育受阻,进而影响其认知和行为能力。通俗点说:喝酒会让儿童们“变笨”。
所以,呼吁家长们还是应该保护好孩子,不要因为一时好玩而让孩子沾酒,此外,孩子成年前,不沾酒为好。
颈动脉外膜剥脱术(CPS)
1、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原理
通过切除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,可使颈总动脉、颈内动脉及颅内动脉扩张,增加颅内脑血流,改善大脑血液循环,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,使得一些处于临界状态的神经元细胞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功能,促进脑发育,全面改善患者大脑的功能;
促进大脑发育,减少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,调节神经的兴奋性,可以全面改善大脑的功能,增强智力、语言能力、认知能力,降低肢体的肌张力(尤其是上肢)。
2、颈动脉外膜剥脱术适应症
(1)、脑瘫引起的扭转痉挛、语言、智力障碍
(2)、紧张性痉挛瘫、手足不灵活、行走不稳、流口水
(3)、核黄疸引起的痉挛瘫,共济失调、多动症等
3、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手术过程
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后,取双侧胸锁乳突肌中下内侧缘纵形切口,长约3cm,切开皮肤、颈阔肌和颈前筋膜,暴露颈动脉鞘,分离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间隙,然后在显微镜下环切颈总动脉外膜2~3cm炒股配资平,切除神经周围结缔组织。
发布于:广东省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